计量与产品质量

钛白生产中我们常会提到一些操作过程的控制要求,比如酸解的压缩风量在某个阶段要小一点,水解锅预热升温终点到多少摄氏度,包膜剂的瞬时加入量控制在每小时多少个立方米等等,在判定产品质量时我们会说色相指标L,a,b值是多少,设备检查时会测量振动值等等。其实工业生产中计量也被称作测量无处不在。

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继而也是生产制造、管理、试验出来的,而最终是通过检验用数据给以认定的。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朱兰认为:“质量控制是我们测量质量的实际结果与标准对比,对其差异采取措施的调节过程”。实践证明,无论是检验还是生产过程中的控制,质量是目的,计量是手段。没有统一准确的计量,就没有高质量的产品。

我们在追溯质量波动的过程中,常会去查找各种原因,其中一个就是计量的方法和准确性。不断地怀疑和验证,这很好,说明我们对计量测试和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有清晰的认识,质量控制依赖于有效的计量手段。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和面对一个现实就是在计量方面的管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我们以水解锅物料温度测量点为例,水解锅测温元件从锅壁插入,测量产生的随机误差包括物料导热特性带来的滞后,蒸汽加热和搅拌带来的均匀性,测温元件表面包覆结垢带来的影响等诸多因素。而我们在做温度比对时,用吊桶从锅内提出一部分物料,用450mm玻璃温度计测量,而后担心物料提出过程中的温度下降,又采用了长度1米以上的玻璃温度计直接在锅口测量比对,之后我们又把锅壁的测温元件和玻璃温度计直接放在沸水中加热测量对比。且不说对比的结果,先说玻璃温度计属于热膨胀式的测量器具,而锅壁安装的属于热电阻式的测量器具,两者工作原理不同,准确度等级不同,每次不同人员比对又没有统一固化的方法,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科学的,会对我们分析质量问题带来干扰。

举这个例子,并不是说我们这个事情不该做,而是没有做到位。我们需要探究科学的验证方法,包括计量器具的选型、使用和安装要求,测量数据的分析和最终质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比对校准方法流程化的摸索等。这对我们生产系统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员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掌握较高的计量测试技术和技术理论知识,还应具备较高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质量管理到今天不只是应该采用计量手段的问题,而是应该怎样正确使用计量手段保证产品质量的问题。2018年以生产部主导修编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办法》也在原有计量管理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相关管理要求,朝着建立完善的测量管理体系迈了一步,也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加强计量管理,做到计量工作有效、保障有利,确保产品质量达标。(生产部:江陈)


新闻中心